市級勞模、常德工匠汪書林:奮發有為 助力工業現代化穩步前行
今年是汪書林在湖南凱斯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任職的第二十年。二十年間,他守正創新,堅守“質量”是企業“生命線”的理念,不斷探索工業自動化技術,見證了凱斯機械從偏安一隅的“小廠”成長為行業知名的“大廠”,自身也榮獲了2023年常德市勞模、常德市2022年度工匠等榮譽稱號。
在凱斯機械新區5車間內,兩臺生產機器人正控制著機械臂,它們靈活夾起生產原件,然后將其送到各個自動機床進行生產加工。經過機器人來回操作,一塊塊生產原料變成精美的縫紉機殼體部件下線。汪書林在一旁拿著自動化設備控制器為操作工人講解如何進行操作。
![043_6743_01[00_00_04][20240414-224204].png 043_6743_01[00_00_04][20240414-224204].png](http://www.axdj.gov.cn/Upload/axxwzzb/ContentManage/Article/image/2024/05/06/67db4f1f964549269f443b0cb20bca8b.png)
【同期 市級勞模、常德工匠、凱斯機械公司汪書林:機器人生產線一是產量明顯提高了,再就是人員節約了,第三是質量比較穩定。】
2015年,凱斯機械從日本重機引入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。由于技術不成熟,導致生產線在啟動之初問題重重,雖然自動化設備相較人工操作產能是有所提升,產品不良率方面距離日本標準還遠遠不夠。
![043_6715_01[00_00_01][20240414-224226].png 043_6715_01[00_00_01][20240414-224226].png](http://www.axdj.gov.cn/Upload/axxwzzb/ContentManage/Article/image/2024/05/06/239abc9e1a6b47eaa9630075c7cef5cf.png)
【市級勞模、常德工匠、凱斯機械公司汪書林:這條線引進的時候是按照日本制造的標準,產品不良率達到0.1%,但是按照我們以前的標準是不可能達到的。】
為徹底解決技術差距,汪書林帶領團隊反復研究,確定關鍵技術難題,對工藝不斷改進,最終補齊了技術短板。現如今,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已擴大到4條生產線,產能達到12萬臺每年,產值增加了3000多萬,年利潤增加了1200萬。
【市級勞模、常德工匠、凱斯機械公司汪書林:我們從基礎工作做起 ,一項項的基礎工作來制定標準,制定周期,制定專門定期檢查,基礎工作搞好了后,我們也就達到了這個0.1%的標準,現在的質量是相當的好。】
在攻克了生產線的技術難題后,汪書林并沒有止步不前,而是堅持深入研究。近年來,他申報了發明專利3項,實用新型專利5項,考取數控銑工技師證、常德市技師證等。
![043_6764_01[00_00_01][20240414-224129].png 043_6764_01[00_00_01][20240414-224129].png](http://www.axdj.gov.cn/Upload/axxwzzb/ContentManage/Article/image/2024/05/06/1511b66e78414fedae3848d46d255ead.png)
在努力磨練自身技能的同時,汪書林還毫不吝嗇地將所學知識分享給身邊一線操作工人。
【凱斯機械公司車間操作工 魏文軍:教東西的時候蠻負責,搞事方面對我是非常好的,對每個員工都很好,解決問題方面只要有什么不懂的一問,他就真心實意地把東西講給你聽。】
![043_6795_01[00_00_02][20240414-224029].png 043_6795_01[00_00_02][20240414-224029].png](http://www.axdj.gov.cn/Upload/axxwzzb/ContentManage/Article/image/2024/05/06/72718033d1e44663bcc76565d695d4f6.png)
除了在生產線上不厭其煩地現場教學外,他還積極與公司工會溝通,充分發揮基層工會力量,主導舉辦了多場培訓會與實踐操作比武,力爭讓每一名想學習的工人都能“有路徑、有人教”。
【市級勞模、常德工匠、凱斯機械公司汪書林:現在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,公司也采取了一些辦法定期對操作工進行培訓,加強理論知識學習,對于我們來說,我們就是要加強現場的實際操作,定期開展組織學院來學習培訓操作技能。】
出色的個人技能水平,反復強調的團結協作意識,讓汪書林在工作中收獲廣泛好評。他所在的凱斯機械公司50多年發展歷程中,則在一個又一個的“汪書林”推動下,錨定目標、開拓進取,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,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,助推安鄉工業現代化穩步前行。